一、抑制脂肪细胞分化的核心转录因子
脂肪细胞分化是一个由多种转录因子调控的复杂过程,其中PPARγ(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) 和C/EBP 家族(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,如 C/EBPα、C/EBPβ) 是启动和维持分化的 “核心开关”:
PPARγ:是脂肪细胞分化的关键调控因子,可激活脂肪细胞特异性基因(如脂肪酸结合蛋白 aP2)的表达,促进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转化。
C/EBP 家族:C/EBPβ 和 C/EBPδ 在分化早期启动表达,进而激活 PPARγ 和 C/EBPα,形成正反馈循环,推动分化进程。
白藜芦醇可通过下调 PPARγ 和 C/EBP 家族的表达,直接阻断这一核心调控通路。例如,体外实验显示,白藜芦醇处理前脂肪细胞(如 3T3-L1 细胞)后,PPARγ 和 C/EBPα 的 mRNA 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,导致脂肪细胞分化标志物(如 aP2、脂联素)的表达减少,最终抑制脂肪细胞的成熟。
二、调控脂肪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
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,多种与脂质合成、储存相关的基因会被激活,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这些基因的表达,减少脂肪细胞内脂质积累:
脂肪酸合成酶(FAS):催化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关键酶,白藜芦醇可降低 FAS 的活性及表达,减少脂肪细胞内脂肪酸的合成。
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- 1c(SREBP-1c):调控脂质合成相关基因(如 FAS、乙酰辅酶 A 羧化酶)的转录因子,白藜芦醇可抑制 SREBP-1c 的激活,间接减少脂质合成。
脂蛋白脂酶(LPL):负责将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供脂肪细胞摄取,白藜芦醇可降低 LPL 的活性,减少脂肪细胞对脂质的摄取和储存。
三、激活能量感知信号通路(AMPK)
AMPK(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)是细胞内的 “能量传感器”,当细胞能量不足时被激活,可抑制合成代谢(如脂肪生成)、促进分解代谢(如脂肪氧化)。
白藜芦醇可通过激活 AMPK 通路抑制脂肪细胞分化:
激活的 AMPK 可直接磷酸化 PPARγ,降低其转录活性;
同时,AMPK 可抑制 SREBP-1c 的成熟,减少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,从而双重抑制脂肪细胞分化。
四、抗炎与抗氧化的间接作用
慢性低度炎症和氧化应激会促进脂肪细胞分化(例如,炎症因子 TNF-α、IL-6 可激活 PPARγ 的表达),而白藜芦醇的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可间接抑制这一过程:
抗炎作用:白藜芦醇可抑制 NF-κB(核因子 κB)通路,减少炎症因子(如 TNF-α、IL-6)的释放,缓解炎症对脂肪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。
抗氧化作用:通过清除活性氧(ROS),降低氧化应激对前脂肪细胞的刺激(ROS 可激活分化相关信号通路),间接抑制分化。